(網經社訊)社區(qū)團購公司“選好貨”近日再獲得數千萬元融資,此次由青銳資本領投,高榕資本、伯藜資本跟投。資金將主要用于供應倉儲一體化改造,以及新系統(tǒng)的搭建,據選好貨創(chuàng)始人梅華俊介紹,不久將會上線全新的團購模式。
選好貨項目于 9 月開始測試,10月8日正式上線。梅華俊告訴36氪,此次融資是選好貨一個月內獲得的第三筆融資,此前的兩輪分別來自高榕資本和伯藜資本。選好貨現在還只在蘇州單城市發(fā)展,待模型成熟之后再進行跨城市的復制,目前覆蓋百余個小區(qū),單日單量在 1000 單左右,單月單量有數萬單,特別的是客單價相比其他平臺要高一些,一般在 40-90 元之間。
12月2日小程序“鄰選好貨”截圖
下半年以來,社區(qū)團購在各地迅速爆發(fā)。梅華俊表示,主要有兩點原因:
一是微信的流量紅利仍然存在,微信群的購物習慣和小程序共同構成了社區(qū)團購的線上基礎設施;
二是社區(qū)團購優(yōu)化了傳統(tǒng)團購的模型,特別是在履約方面,傳統(tǒng)的最后一公里往往依賴第三方配送,成本很高。社區(qū)團購以團長為節(jié)點,通過線上預售+線下自提,使得損耗和配送的成本都遠低于傳統(tǒng)電商及線下門店。
但這一模式也很快走向了同質化競爭的階段。梅華俊表示,大多社區(qū)團購都以水果、蔬菜為出發(fā)點,這些產品客單價低但消費高頻,使得社區(qū)團購的單量起量迅速,但 GMV 增長效率很快遇到瓶頸?;诖?,選好貨以海鮮為切入點,在品類上形成差異。
但海鮮的消費頻次畢竟較低,且社區(qū)團購往往在二三線城市得以成立,這部分群體的消費力足以支撐一個選好貨的前期發(fā)展嗎?
梅華俊說,海鮮的好處有三:首先是便于傳播,相較于買了一箱蘋果,購買幾只波士頓龍蝦顯然更值得曬單和分享,這降低了平臺前期的宣傳成本;其次是海鮮在二三線城市的可比價行為不多,蘋果到處都有賣,但海鮮往往只有大型商超才有售,消費者很容易在平臺上感知到性價比;最后是海鮮客單價高,雖然“高頻打低頻”的邏輯是成立的,但高客單價商品也能幫平臺建立起品牌。
以上的分析是作者認為值得借鑒的商業(yè)思路,在一個競爭相對激烈的市場,前期可以用差異化產品切入為平臺打造清晰定位。梅華俊表示,選好貨運營一個月以來,也在逐步補充生鮮、休食、日用品等其他品類,當前儲備有數百個 SKU,其中海鮮占到了 20%,但在銷售額上卻貢獻了 4 成。
此外,選好貨還特別堅持“預售”。此前我們也了解過,為了優(yōu)化購物體驗,部分社區(qū)團購平臺也開始采用預估銷售量、提前采購的模式。但梅華俊認為,社區(qū)團購最不可替代的點就在于性價比,如果是即時性需求,消費者一定會選擇線下而非社區(qū)團購,因而會堅持用預售的形式銷售非剛需用品。
談及社區(qū)團購的核心,梅華俊認為是團長。作為社區(qū)團購的重點節(jié)點,與消費者直接接觸,決定銷售、售后、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只有團長,但怎樣找到好團長,同時做好團長管理呢?
梅華俊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是平臺致勝的關鍵,因此在現階段只就一些數據和案例來做簡單分享。當前選好貨團隊一共也只有 10 人,管理著百余個團長,梅華俊將“人效”視為初創(chuàng)團隊早期一定要控制好的因素,當前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是“人均訂單比”,即一個團隊成員對應的訂單數量。在團長方面,團隊堅持兩周一次公開培訓、每周一次 CEO 下午茶,創(chuàng)始團隊的成員和團長保持緊密的聯系,確保實時掌握團長動態(tài)并加快迭代。
但目前選好貨畢竟還剛啟動,團長數量也不多,未來又該如何將這樣的管理效率規(guī)?;兀棵啡A俊認為,系統(tǒng)化和數據化的能力很重要,在這之外,就是考驗一個團隊的綜合能力。畢竟作為一個市場高度關注的“新生”事物,社區(qū)團購還只在上半場,未來會是數年的“長期戰(zhàn)役”。(來源:36氪)